本篇文章745字,读完约2分钟
全媒体记者朱朝星
12月26日,在原是农闲期的寒冷冬日,尉氏县水坡镇东水坡村的扶贫工厂一片繁忙的景象。 工人们正在进行准备外销的胡萝卜切苗、水洗、分拣、袋装等工序。 他们不畏严寒,干劲十足,脸上挂着笑容。 满车的胡萝卜在他们手中迅速变身为鲜红的“人参”。 “我们和合作社签订了种子协议和外出务工合同,我家的三亩胡萝卜已经全部高价卖给合作社,农活结束,我可以在家门口的单位工作,每天挣100多块钱,下班后做家务
水坡镇东水坡村扶贫厂是尉氏县新康园合作社结合自身诉求,在该镇创新带贫困模式驱动下建立的扶贫基地,该合作社与周边农户签订物种协议和劳动协议,带动周边农户规模化快速发展胡萝卜、辣椒、秋葵等农作物,使农户统一种子。 据悉,统一技术指导,低于市场价格,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产品回收市场价格,在扶贫加工厂统一销售。 目前,该合作社带动了周边47户贫困家庭快速发展产业,帮助了周边贫困剩余劳动力120多人就业,在全镇脱贫攻坚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贫困带作用。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的合作社逐渐壮大和壮大。 我们也一定要尽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为贫困群众提供一点就业岗位,让他们快速发展,让他们赚更多的钱,帮助他们稳定摆脱贫困……”新康园合作社负责人仝相杰说。
尉氏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李连江表示,扶贫厂是处理群众就近就业、扩大贫困群众收入渠道的重要措施,该镇结合实际,创新使用“合作社+扶贫厂+贫困户”的贫困户模式,与贫困户比较为合作社和种、种、贫困户。 在合作社与贫困家庭之间建设产业就业、增产增收的桥梁,实现贫困群众在贫困家庭门口就业的顾家、农业、上班赚钱的“三错”,较有效地促进了贫困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比较有效地结合起来。
/ BR// BR /
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红火“小人参”增收助脱贫”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xw/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