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杞县傅集镇纸房村的丁玉堂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起床。 他穿着一件厚大衣,穿过村子,来到村西头宽阔的田地。 站在晶莹的大蒜田里,丁玉堂看到眼前绿油油、生长良好的大蒜,嘴边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丁玉堂眺望的这片土地有200亩,是他近年通过土地流来的。 今年29岁的丁玉堂,现在在村子里简直是田地的大房子。
杞县大学生村干部,丁玉堂是纸房村第一书记,是村民眼中很辛苦、很会做肯干事的年轻年轻人。 黑壮的他这几年流经土地,种大蒜,种玉米,种西瓜,活跃了村子原有的单一种植结构。 几年前流放的土地没有现在这么多,但那时种西瓜来得及,一个季度收西瓜,一亩地赚了3000块钱。 丁玉堂说。 现在,丁玉堂把这200亩土地都种在大蒜上,还有100亩流转的土地准备经年种西瓜。 因为那个地方是半砂半泥,所以最适合种西瓜。 丁玉堂说。
土地流转看起来每亩只赚几百元,但加起来数量变大了。 现在一年挣十万元以上不是问题。 说到收入,丁玉堂笑着说。 土地流转不仅使个人受益匪浅,而且带动作用明显。 纸村支书董玉松说,农民种植作物通常由来已久,旧思想比较严重,只有看到真正的好处,才能改变观念,调整种植结构。 现在,村民看到玉堂通过迁移土地获得了真正的经济利益,自发加入了这个队伍,一起致富。
现在我们农民种地真方便。 特别是县农田水利项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浇水用的地埋管直接埋在农田里,农民再也不用担心灌溉用了。 董玉松说。 记者看到白墙蓝顶的井房分布均匀,不小心掉落,在广阔的、青绿的田地里尤为干净。 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减轻了老百姓的劳动负担,土地流转也给农民带来了另一笔收入。 以前在蒜农忙时期,每天雇100多村民做地膜。 这些人是村里上了年纪的闲散人员,土地流转,在家平时也没事,这也是增收之道。 丁玉堂说。
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要加快建立新的农业经营体系,其中对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方面给予了确定的支持。 这让我吃了安心丸,坚定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一步,我打算再搬一些地,种植经济价值高的蔬菜,让村民富裕起来。 谈到今后的打算,丁玉堂自信地说。 对于丁玉堂的这一观点,杞县大学生村干部办公室负责人米晓辉非常赞同。 他告诉记者,丁玉堂这样头脑灵活、吃苦耐劳、能干、丰富群众的年轻大学生村干部,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资金上,组织部门都会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空间,发挥才能的舞台。
心灵鸡汤:
标题:“流转出来的“金土地””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xw/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