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记者来到杞县阳官方镇马房村王卫的养鸡场,刚进入养鸡场门口,看到王卫和妻子杨晓红忙着喂鸡喂饲料,工人忙着收蛋的情景。
今年44岁的王卫,原来在地方政府工作,2005年下岗后,和妻子在郑州租了一间小房子,夫妻在工地打工,每月两人除去支出,可以存2000多。 王卫说:“可能是在工地进行建设工作吧,从早上到晚上,每次工作结束都很累,腰酸背痛。 我和妻子都算了。 几年后决定回家创业。 有一天,我和妻子下班后去郑州郊外玩,看到养鸡场,我们和负责人聊天,聊了怎么选场、投资金额、养殖技术等话题。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感觉养鸡很好。 年,我们辞去了工地的工作,来到那个养鸡场打工,我和妻子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用钢笔记录了整个养鸡计划,等攒够了钱,回家开了自己的养鸡场。 功夫不是用心的人。 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每年集资50万元以上,利用村外的林、荒地,建成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式农场养鸡室。 当时,我和妻子借了所有亲戚朋友的钱,压力很大。
杨晓红对记者说:在外面打工努力了很多年,吃了很多苦,但现在看到了我们俩辛苦创业的成果,觉得无论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么说着,夫妇带着记者绕着养鸡场走了一圈。 我们的养鸡现场都是自动化的,带着遥控器,自动上水、供应材料,方便了,省力了省时间,两侧都是水式空调,夏天的室内温度也不高。 杨晓红说。 王卫指着刚收获的鸡蛋笑着说:现在每天收蛋20多件,600多斤,每天收入2000多元。 这些鸡正处于产卵期,鸡苗全部由外来引进,经过严格防疫关闭,成活率很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养鸡场的运转已经进入正规,没有每天的鸡蛋供应。 王卫还向亲戚朋友推荐,让他们加入养鸡这个领域,走上了一起发财的道路。 在养鸡场打工的王敬久说:“我从建筑工地来这里,现在在第一个现场给鸡喂食,打扫卫生,工作不累。 有事也可以回家,一月有2000元以上的工资。 前几天,市里菊花文化节开幕,王卫还在重阳节那天,组织了一部分周边老年人到公园内玩耍,为老年人送去幸福和快乐。
在养鸡场门口,王卫和妻子杨晓红谈了下一步的计划:自己的财富不是财富,而是要带着村子里的人一起致富。 我现在建立了家庭农场,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养殖规模。 这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走上养鸡致富之路。 我还从地方引进了新的甘薯品种,如果效益好的话向大家宣传,打破了村民以前就流传下来的栽培模式,帮助了他们增产增收。
心灵鸡汤:
标题:“同奔致富路”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xw/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