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汪少冲通讯员司利强叶中琳
12月30日上午,天气寒冷,但杞县高阳镇王桥村脱贫的刘世霞和吴培红母子心温暖。 80岁的刘世霞热情地拉着驻村第一书记王水彬的手,擦着眼泪感慨地说。 “水彬对我的母子真是太好了。 看到下雪了我的脚冻了,送上军队的警鞋,温暖我的脚,我的心更温暖。 ”。
讲话期间,吴培红将记者引进房间,指着新家具兴奋地说:“我身体有残疾,家乡和村干部照顾得很少。 特别是水彬书记,对我很好。 这些衣服、长椅、桌子和床都是他给我换的。 我一定要做党给我安排的工作,打扫我负责的街道。 ”。
“阿姨,带着红色的竞争力,现在是我们村的劳模。 以前他没有离家,甚至有点自残。 但是,自从干了村子安排的公益岗位以后,别人也变得开朗了,工作也变得很好了! ”。 王水彬的得意让吴培红脸红了。
王水彬是驻杞县县委组织部的王桥村第一书记,他年轻,思想活跃,还是热情的。 来到王桥村以后,无论村子里大事小事,他都提出了很多好建议,特别是在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方面。 在他的领导下,村里的贫困者根据自己快速发展的优势找到了出路,生活更有了活路。
走进王桥村吴钢枪、刘红霞的家,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窗户上无污染的玻璃映出幸福的笑容。
“过去的日子不好过,家里八口人都靠两个劳动力支撑,多亏了水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现在我家不仅种了16亩地,还参加了面技能培训,钢枪带领20多个脱贫的房子在冷冻库工作。 现在我家的年人均收入从4000多元上升到1.6万元,翻了一倍! ”。 这几年,说起家里的一些变化,刘红霞很难抑制感激和兴奋的心情。
关于吴钢枪,刘红霞更是满目疮痍的骄傲:“水彬书记发现我家的钢枪是村子里比较能干、会管理的人,一步步诱惑他,把他培养成后备干部。 现在,他不仅是王桥村的财富领袖,还是村里的干部,现在的精神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
绿军大衣,装胡萝卜的卡车,忙碌的背影。 图片发生在王桥村杞县鑫盛农作物栽培专业合作社500多亩胡萝卜田的头上。 “这里的胡萝卜棒好,颜色好,口感好,光滑,一切都好! ’穿着军大衣的湖北老板康朋在卡车前对刚从地里把车打包的胡萝卜赞不绝口。
合作社负责人刘杰对记者说:“我以前在山东经营,近两年回到家乡开始迅速发展胡萝卜栽培产业。 在水彬书记的指导和诱惑下,扩大种植规模,带贫带农,申请市级贫困公司,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规模从原来的100亩到现在的500亩,劳动人数最多200人,忙碌时劳动者每天可收入400元, ”。
目前,王桥村建段立卡贫家149户451人全部脱贫。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看着充满活力的王桥村,王水彬没赶上休息,他的心里装着王桥村627户村民的幸福。
“产业快速发展是农村振兴的关键,下一步,合作社要处理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获取资金,协调农商对接,加强村民增收渠道,以王桥村种植基地为中心,积极配合周边各村,扩大基地规模
心灵鸡汤:
标题:“王桥村:脱贫路上话感恩”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xw/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