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汪少冲通讯员司利强叶中琳
“如果没有亲眼看到,我很难相信这两年我家乡葛岗镇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硬化的路面铺在乡下,三层小楼整齐排列,绿色的植物点缀着庭院。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乡村的美丽图。 ”1月26日,长年外出务工返乡的杞县葛冈町西云村村民任培成惊讶地表示:“不仅如此,我们家挂起了‘美丽花园’的流动红旗,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生态振兴看乡村
“去,给我们看看尚庄村的胡同、游乐园、美丽的庭院。 “四季有绿色,四季有花”。 真漂亮啊。 ’杞县沙沃乡尚庄村支书边爱军热情款待,主动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草一木、一家。 一进入尚村,映入眼帘的是雪白的三层小楼,门前后街小巷的后面不时映入“美丽的庭院”“美丽的街道”潮流的红旗。 村子的硬化路面很干净,道路两旁是红叶李、乔木灌木结合的苗圃,弥漫着浓郁的乡村气息,沁人心脾。
“这个游乐园原本是废弃的坑塘,在我村的环境整治后,填埋了坑塘,铺了绿地,建了展馆和庭院。 现在我家门口是景色,心灵美。 ”。 70岁的尚庄村村民尚传民说:“这两年村子变化很大,我们各个家庭的‘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每天早上我拿着大扫帚扫地,村子很干净,我们的心也很清爽。”
“这块地必须浇水哦。 这不行了,枯了”“这个村子的主干道叫鑫明街,这条路叫幸福路,那条路叫文明路。 这个游乐园叫沁心园,游乐园的亭子叫悦民亭……”尚庄村支书边爱军熟悉村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注入了特殊的感情。 通过杞县领导的关心,一位村干部的辛勤努力,造就了现在美丽的乡村,真正实现了生态的振兴。
年来,杞县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改善,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人员,首批引进自然美、康盈3家保洁企业,负责全县农村垃圾清理、保洁、清运工作人员116万多人,日均生活垃圾460多吨, 并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完成国土绿化59485亩,占市下任务46276亩的128.5%。
文化振兴看非遗物
“感谢县委县政府以及文化推广部对《黄洪铭酱油菜》制作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认同、鼓励和宣传。 在这一瞬间,《黄洪铭酱油菜》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传承、担当。 ”。 1月20日,杞县第三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颁发挂牌,27个项目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洪铭酱菜就是其中之一,负责人受到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授予非常兴奋。
“腌菜的技艺世代相传,到了我这一代,除了以前流传的工艺之外,还进行了革新,降低了盐分,适应了现代人的口感。 香、甜、咸、脆、软、口感好,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 ”。 味噌汤产业化后,黄洪铭免费向10户农户供应高质量胡萝卜种子种植,每亩最少可收入5000余元。 他说:“今后要申请‘河南省老字号’的企业品牌,选择新一代腌菜的传承人,继承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杞县批准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传项目100多个,涉及民间文学、以前传技术、以前传戏剧、以前传音乐、以前传美术、传曲艺、以前传医药的七大门类。 其中,杞县人民文化馆申报的民间文学类《杞忧天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3项。 目前,杞县非遗项目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快速的发展。
产业振兴看大蒜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大蒜,前几天融资550万美元,建了5000吨的冷冻库。 当时18户村民参加了分红。 现在使50户以上的贫困者摆脱贫困,吸纳周边几个村庄,增收1600人以上的就业岗位。 ”。 杨屯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宾告诉记者,邢口镇杨屯村的产业不仅有电商公司、变蛋加工厂等,还有大蒜冰柜,现在的规模是起步时的两倍。
县大蒜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产量90万吨,企业品牌价值50.24亿元。 年创办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为大蒜,辖4个乡镇、1个集聚区、125个行政村,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产业大蒜种植面积主导18万亩。
年,产业园大蒜产业产值达到69.7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的81.5%。 大蒜加工、仓储、物流等二三生产就业人数达到5万人,园区内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人均收入的30%。
目前,杞县大蒜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加法、价值链乘法、供应链打通的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链尽可能留在县、乡、村的目标,实现农民就近、本地就业增收模式 共享推动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增值效益,成为促进联合农业带农业益农农村振兴快速发展的样板。
心灵鸡汤:
标题:“杞县:乡村振兴绘就快速发展画卷”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xw/1502.html